閩南菜色源自中國八大菜系的閩菜,原以福州菜為基礎,日後融入閩東、閩南、閩西、閩北等地風味。福建臨山面海,善用在地食材,故以烹煮山珍海味著稱,尤以閩南泉州、廈門、漳州一帶,講究海鮮料理,且受閩菜影響,經常加入中藥材烹調,講究營養與滋補。閩南菜系的形成與流傳過程當中,尤其是移民社會帶來原鄉的飲食習慣,與臺灣原有飲食文化相融合,同時結合諺語,保留十分強烈的地方特色。
第一好過番,第二好過臺灣
閩南地區濱海面山耕地少,明朝末年以來,已經出現人口過剩的現象,掀起移民海外的潮流,因此出現「第一好過番,第二好過臺灣」的俚語。「過番」意指出海南洋,「過臺灣」則是不顧禁令,冒險強渡黑水溝,只因「為著顧三餐」、「為著顧嘴空」。
事實上,閩南人士源自中原,自古以來,富涵移民他鄉的冒險患難性格。因此,中原移民閩南之後,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地生根。然而承平多年、食指繁盛之後,原本農漁生產已經難以負荷,故而再度展開移民之旅,自然也就帶著閩南地區的飲食文化,從唐山到南洋,從唐山到臺灣。
食飯皇帝大
古書《史記酈食其傳》曾言「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此事流傳閩南,則是衍生「食飯皇帝大」的俚語,進而說「趕人生、趕人死、趕人食、無天理」。由此可見,閩南人十分看重民生的飲食文化,縱使天大地大,仍以不妨礙三餐進食為大。顯然,無論中原到閩南,或是唐山過臺灣,這也是移民社會當中的務實性格。畢竟吃完飯好幹活,可以繼續下一波的移民新工作。
小吃文化
早期移民社會,三餐生活不易,因此節儉,飲食「粗飽」即可,同時形成「俗擱大碗擱滿墘」的飲食期待之下的味美價廉,以及「食巧毋食飽」的巧食文化。 閩南人來臺之後,不忘原鄉記憶,勤奮節儉之餘,結合臺灣當地食材,經由大眾普及之後,逐漸形成海島特色的巧食文化與小吃文化,同時經由各地流傳之後,保有該地特色,比如桃園的「大溪豆干」。
吃飯擔
吃飯擔是早期農村社會的飲食傳統,農忙以及廟會之際,男丁無暇回家用膳,因此婦人一籃挑著家中幼兒,另一籃挑飯擔去到田間給辛苦的家人食用。除此,每逢謝恩敬神時,則是準備了豐盛食物一擔擔挑到神明遶境現場,給來參與盛會的香客們盡情享用,分福給大家,可謂閩南農耕飲食文化特色。「2012桃園閩南文化節」在五福宮廟埕廣場上演「吃飯擔」,結合傳統農業文化和廟口文化,體現桃園的閩南飲食文化。
炸蚵仔嗲
炸蚵仔嗲也是人氣頗高的閩南小吃之一。無論閩南地區或是唐山過臺灣的移居之地,大多靠海吃海,尤其是蚵仔,可謂大海的恩賜。因此,閩南先民剁細韭菜等食蔬,放入肥美蚵仔,裹上麵衣油炸之後,便是外皮酥脆、餡料爆汁、蚵仔肥美、熱騰騰的炸蚵仔嗲。
粿、炸粿
先民農閒之際,磨製米漿,炊製糕點鹹粿甜粿等米食,既可祭拜神明祖先,祈求平安,也可果腹飽足三餐,更可變化形式之後,塗抹麵衣油炸,成為人氣小吃,甚至地瓜、金瓜、香菜等物,也可一起油炸增香,成為典型的閩南小吃,流傳臺灣各地。
蚵仔煎
大海恩賜的蚵仔,一直是閩南餐桌的珍饈。肥美多汁的蚵仔,加入米漿麵衣,撒上食蔬與雞蛋,稍加翻面之後,便是典型閩南小吃的蚵仔煎。今日的泉州、廈門等地,依然流行此一小吃,只不過當地人稱為「海蠣煎」。相對於此,臺灣則是稱為「蚵仔煎」,常見各地的大小夜市,物美價廉,可謂國民美食。
潤餅
清明寒食節,閩南人不忘原鄉習俗,停火寒食。事先準備餡料,包含炒熟的胡蘿蔔、高麗菜、芹菜、豆芽菜、煎雞蛋絲、香腸、豆乾、豬肉、芫荽、花生粉等,分盤上桌,放涼備用。食用時,製作薄薄餅皮,包裹上述餡料,捲成圓筒狀,雙手握著就食;昔日是閩南的節令飲食文化,現今已成為閩南日常小吃之一。
燒肉粽
燒肉粽始於端午節的節日食俗,後來流傳各地,成為風行於臺灣地區的傳統小吃。燒肉粽以糯米、豬肉、蝦米、鹹蛋黃、豆干、香菇、花生、栗子、竹筍等為原料,用竹葉為包材,趁熱食用,「燒騰騰」的熱氣讓肉粽香氣四溢,更是美味,故以「燒肉粽」名之。在臺灣,又有「蒸的」北部粽、「水煮的」南部粽之分。北部粽先將米搭配醬料炒至半熟,再將半熟的米和全熟的配料,徹底蒸熟,米粒較有咀嚼感。南部粽先將白糯米泡水,再將生米和全熟配料包裹竹葉後用水煮熟,口感較為軟綿。
魚丸湯
閩南面山臨海,港灣良多,漁產豐富。因此選用魚肉剁碎搗爛,混合地瓜粉攪拌製成魚丸,適合保存運輸,成為閩南名菜之一。魚丸湯以魚丸和水熬煮而成,湯頭鮮美,魚丸彈韌爽口,在臺灣甚獲歡迎。
滷肉飯
滷肉飯是臺灣常見的閩南經典小吃,又稱魯肉飯。首先將紅蔥頭切碎爆香,再加入豬絞肉拌勻,後以醬油、五香粉、冰糖、胡椒粉、米酒等佐料燜煮,後加入鹽調味,即成淋料。將其淋在白飯之上,即是滷肉飯。
薑母鴨
薑母鴨源自福建泉州,而後隨著先民從唐山到臺灣,傳至臺灣各地,成為冬令進補的傳統美食之一。薑母鴨的鴨肉具有滋陰降火之功效,搭配老薑以及中藥材,既能氣血雙補,又有藥膳芬香美食,滋而不膩,溫而不燥,十分適合秋冬食用。
大溪豆干
關於大溪豆干成為大溪區特產的歷史說法,一說可追溯民國初期的黃屋(又稱黃大目)與黃邱露夫婦的豆干創業史,現今生產大溪豆干的著名商號「黃日香」、「大房豆干」、「黃大目」皆淵源於此。另一說為追溯至比黃屋更早創業的林絨。林絨自漳州來台灣入贅,並使用家裡製作豆干的方法(稱為五香黑豆干)創業。林絨因為年邁,子孫又不願繼承事業,遂將技術傳授予鄰居江序食,後來回中國前更將設備廠房售給江家第二代江宗萬,其商號為「萬里香」。
臺灣的閩南飲食文化除了歲時節慶的年糕、紅龜粿、湯圓,還有蘊涵農耕與遶境民俗的吃飯擔,以及市井可見的庶民日常小吃,值得保存與推廣。
閩南服飾源自中原,既有富人、官人的頭頂瓜皮小帽、身著長袍馬褂,強調綾羅綢緞的貴氣逼人,也有適應地形地貌以及工作之所需的上衣下褲。閩南人習慣以「衫」稱呼上衣,也以「衫」作為衣服的統稱。衫的名目很多,如長短形制不同的衫、袍、背心,有襯裡的棉衣、夾衣和無襯裡的單衣,而衫、襦、襖等原各有不同的定義,但時間久了就相互混用。若依開襟來分,衫的形制有大襟和對襟。大襟即開右襟,而對襟對開在前中心,易於敞開,故為男子和孩童穿著,至於婦女的對襟衫為用於外面的罩衫。
閩南男人上身穿著對襟衫,下身穿著長褲。對襟衫,立領,長袖,正面對開,再以布製鈕釦扣合。布料多為白、黑或是青色棉布。婦女大多上著衣衫,下穿裙褲,流行頗具鄉土風味的紅花布衫,因為紅色象徵吉祥,上衣的襟邊、袖環和衣服的四周,經常飾以邊帶或繡以花鳥圖樣,精緻秀麗。
除此,少數富人、官人則是身著綢緞,強調質感光華柔軟;頭頂瓜皮帽,凸顯身分。相對於此,農民等勞動階級則是粗布大衣,頭頂斗笠,甚至雨天都要身著蓑衣,繼續務農本業,發揚愛拚敢贏的移民性格。
大襟衫(大祹衫)
大襟衫是臺灣閩南人的傳統服飾,又稱「長衫」或「大祹衫」。長衫是指其衣長及膝,大襟衫是開右襟的上衣,徐珂《清裨類鈔》:「俗以右為大手,故名右襟為大襟」。
對襟仔衫
對襟仔衫又稱對襟衫、對襟仔,乃是閩南早期服飾,衣服兩襟相對,在胸前縫製一行鈕扣。西元1921年出版的《台灣風俗誌》曾經調查臺灣傳統服飾的大襟衫、對襟仔等,並且繪製線圖,可以展現先人服飾樣貌。
斗笠
農業社會需要頭戴斗笠以遮陽避雨,成為早期閩南移民種田所不可或缺之物,又稱瓜笠、笠仔、竹笠、草笠仔。使用桂竹筍籜、笠胎、竹甲、絲線、剪刀和針等材料與工具,將竹籜分粗、中、細三種,接著以絲線、竹甲將竹籜縫製於笠胎上,並以竹胎圈將竹籜固定在笠胎頭上縫合,最後取彩色絲線穿成五角或七角型於竹箨上使它牢靠,便是一頂斗笠。近年,桃園市蘆竹區坑子里積極推動斗笠的生產、推廣與展示,成為推動社區發展的一環。
蓑衣
蓑衣又名「棕蓑」,是農業時代的雨衣,蓑草編成,早期農村用棕毛做成的雨具,可以披穿在身上防雨。唐代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詞曰:「青箬笠,綠蓑衣」,可見流傳已久,也成為緬懷早年臺灣閩南文化的代表文物。
春仔花
傳統在除夕前祭祖,供品的白飯上插有一對紅紙剪成的春字,名為飯春花,後漸漸由香案上之裝飾演變而為婚嫁儀式時女眷配戴的髮飾,名為「春仔花」。春仔花常以絲線纏繞而製成,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花式,例如烏龜、鹿、牡丹花等,各有不同意義,相當具有豐富的內涵與文化背景,現已幾乎失傳,多用機器製作。
整體而言,閩南傳統服飾源自中原,並依農耕社會所需,逐漸調整成上衣下褲的兩節形式,同時保留傳統的長袍馬褂。然而時代變遷,傳統服飾為現代穿著所取代,臺灣的閩南傳統服飾大都成為各地的公私館藏,不再是民間的生活日常。
臺灣傳統建築大多是原鄉閩南風格,主要構造為磚厝、土埆厝、石厝、架筒厝、柱仔腳厝等。其中,常見的紅磚紅瓦,源自泉州一帶民居的「紅磚文化」,畢竟紅色討喜吉利。
桃園地區保留不少傳統閩南民居,包含較早開發的大溪地區簡送德古宅,以及蘆竹山鼻地區保存的紅磚古厝,像是德馨堂和旁邊的陳家住宅。除此,老屋聚集形成老街,老街又往往供奉老廟,形成廟口商圈,進而成為閩南文化生活圈。
以建築形制而言,臺灣傳統閩南住宅格局多元,但以三合院為最普遍,從一條龍到多院落、多護龍的三落大厝、五落大厝 。除此之外,閩南建築多裝飾,裝飾多寓意,寓意多吉祥,從而形成「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吉祥圖示文化。
一條龍衫
一條龍是一字型的住屋,稱為「正身」、「厝身」。如為三間橫排,俗稱三間起。倘若三間不夠使用,就在兩邊各增建一間,成為五間起。無論三間或是五間,中央正廳最為尊貴,往往是祭祀祖先所在。
單伸手
一條龍住屋結合單邊護龍,呈現曲尺型,稱為「伸手」、「轆轤把」、「護龍」,也就是客家人稱的「橫屋」。
三合院
倘若五間起若仍不敷使用,則在兩端向前增建「護龍」,形狀如ㄇ字型,成為閩南三合院。正廳用來供奉祖先牌位,是全屋中最高大的部分。正廳的左右兩側是長輩住的。護龍可做房間,是晚輩住的,也可做倉庫、豬舍、牛舍。左右兩側護龍,形成一個院落空間,稱作「埕」,平常用來賞月、辦酒席、聊天或是早起打拳練身,農忙時則用來曬穀,是常見的農宅形式。
四合院
倘若三合院前面開口處加築房舍,以房屋在四面圍出封閉的中庭,則為「四合院」。一般而言,農家多用三合院,前面廣場稱為「埕」,作為農作物曝曬場。較富裕人家或官宅多用四合院,因為有門廳與正廳緩衝,私密性較高。俗語形容大宅「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門」,便是正堂九開間,門廳有五開間,前後三進,門窗共有一百二十個。
四合院宅第前往往有水池,實乃基於「前水為鏡,後山為屏」的風水考量。「背山面水」乃希冀家業穩當、財源廣進之意,亦可養魚蝦鴨鵝或是提供防火救災之用。富豪之家多半都蓋四合院,立面精緻華美是特色。大門及其兩側是閩南式民居裝飾的重點部位,包括格門、花窗、楹柱、柱礎、門枕石、木石磚雕等。檐下是閩南式民居另一重點裝飾部位,主要著力於斗拱、雀替、斗座、瓜筒等,再配合泥塑、彩繪、剪黏、交趾燒等裝飾性配件。屋脊上燕尾、馬背和瓦鎮也是傳統建築的一大表現。閩南式的屋頂採馬背式,閩南人稱馬背為「脊頭」或「圓脊」,工匠師傅會依風水需求與個人喜好,而將馬背的造型加以變化成「金形圓、木形直、水形曲、火形銳、土形方」等五種形式。南部只有中了科舉的人家才可建造燕尾式屋頂;北部稍有財富的人家則擅自建造燕尾式屋頂,以誇示社會地位及財富。
多護龍合院與多院落大厝
倘若左右護龍之外,加蓋外護,逐漸向外擴建,是為多護龍合院。相對於此,以四合院為基本格局的發展,則是多院落大厝。二者都是多子多孫的富貴人家之建築。
街屋與亭仔腳
街屋即所謂市街商店住宅,日治時期臨街面設有亭仔腳,後來遂與主屋頂合而為一。以單棟街屋來說,入口設於中央,兩側有店窗;進入後院之走道稱為「巷道」,可設於中央,亦可設於單邊,兩進之間院落稱為「深井」,廚房設在此處。街屋多有夾層或二樓以上的建築,樓板挖有樓井以利採光,街屋平面為狹長型,增建時可向後面發展,形成多進的建築。
五行馬背
馬背,又稱為馬歸、馬鞍牆、五行山牆,是華南地區和臺灣漢族傳統建築中封火牆常見的形制,為屋頂曲脊和垂脊的銜接處鼓起的部分,由曲脊、紋路和脊頭三個部分組成,內以磚瓦覆蓋,其大小會依正脊和屋身的尺寸而變化。馬背造型往往對應五行,形成金形圓、木形直、水形曲、火形銳、土形方。
桃園縣定三級古蹟–陳家德馨堂
陳家德馨堂屬燕尾式清代建築,前有牌樓,中堂為祖先牌位。德馨堂為陳家本宅,陳姓早期在山鼻村為大地主且前人曾做過官,故有燕尾起翹。為紀念陳氏來臺先人,目前作為祭祀中心。德馨堂為桃園市內少數保存完整的閩式三合院,牌樓、中庭、牆面以土磚砌成,以糯米拌石灰來黏著,支撐三合院的大樑為臺灣福杉,灶爐、中堂擺設皆重現當時農村社會的生活型態。
桃園縣定三級古蹟–簡送德古宅
簡送德古宅座落於內柵的田疇邊,係簡送德於1898年自福建聘匠師來臺建造而成,是典型閩式三合院建築,外有圍牆,合院右側增建一護龍,建築風格樸實,然所用之磚瓦、石材、木料等皆十分堅實。簡送德為當時內柵地主,除土地租給佃農耕作,並經營錢莊產業,亦參與「大嵙崁公學校」的籌設申請,與當時大溪其他仕紳往來密切。
整體建築以正廳為中心,正門由簡送德之子簡枝材書寫楹聯「永紹宏基克儉克勤繩祖武,安居陋室惟忠惟孝振家聲」,因此古宅也稱「永安居」。左右護龍各設一間私廳、一間廚房及五間房間,每一廚房及私廳留有父母與膝下一子的空間(私廳與共用共管的大廳有所區別)。雖然迄今已逾百年,然而保存良好,窗櫺、壁畫及雕花紅磚幾乎為當初起造時風貌,是許多影視劇拍攝的熱門場所。後人為緬懷保存先人遺址,主動提出古蹟申請,因其建築作工精巧,磚工技巧豐富,紅磚色彩飽滿,且保存良好,極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由桃園縣政府於民國103年公告列為三級古蹟。
桃園的閩南古宅,充滿「紅磚文化」與「吉祥文化」的吉利討喜。其中,既有「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裝飾紋樣,也有寬闊宏偉的三合院、四合院建築,是相當珍貴的文化資產。
閩南多山多水,出門坐轎,遇水搭船,衍生諸多交通方式,並從而連結到各式禮儀節慶。然而,物換星移,交通方式日新月異,傳統的閩南花轎、竹排等,也只能轉換儀式,令人憑弔。如今僅存可見傳統交通文化,或是結合地方木雕技藝,製作神奇殊勝的宮廟神轎,作為神明的交通工具,融入宗教節慶儀式當中。
人力車:腳踏車、三輪車
腳踏車在閩南語當中又稱「鐵馬」、「自轉車」、「孔明車」,臺灣的腳踏車大約在日治時期引進,在小川尚義編纂的《台日大辭典》當中即有紀錄。作為較為經濟實惠的動力載具,是臺灣閩南常民文化中常見的風景,如已故的歌手鄭日清因為酷愛騎乘腳踏車南北作秀,有「腳踏車歌王」的稱號。
三輪車作為腳踏車的一種改良,與牛車共同為早年可靠的交通運輸工具,在交通集散地可見排班營業的三輪車。由蜚聲作詞、洪第七演唱的〈三輪車伕之戀〉即生動地描繪出當時三輪車行業的甘苦談。然而三輪車行業已於民國57年禁止,現僅剩幾處觀光景點作為特色使用。
牛車
臺灣早期以農為主,在街道上隨處可見便是牛車。由清代官員郁永河所著之《裨海記遊》即有描述:「民間男婦遠適者,皆用犢車,故比戶多畜牛。」因為臺灣氣候潮濕多雨,所以多使用輪幅較高的板輪牛車,也稱為笨車。根據《淡水廳志》所載 :「桃澗堡至大甲,運穀多用牛車,內港無之。」可知早期在桃園地區一代可常見運穀的牛車。
牛車漸漸成為臺灣人民的代表,也成為文學謳歌的主角:呂赫若的作品《牛車》即是藉由經營牛車運輸業的主角楊添丁來刻劃殖民統治對臺灣帶來的影響;而王禎和的諷刺小說《嫁妝一牛車》更是以大量閩南語彙寫作,書寫鄉土的差異與認同,而在閩南語當中,更是以「一牛車」作為大量的計量單位。
轎
除了牛車以外,轎子也是傳統的交通工具,由若干人在前後抬著行進,一般多由官員或仕紳搭乘,然而結婚喜慶儀式的演變,使得結婚時新娘子也會乘坐大紅轎子,亦稱花轎。在閩南諺語中也有許多對於轎的描寫,如:「坐轎毋知影扛轎艱苦」(事非經過不知難)、「會扛轎,才通開轎間」(本身要有本事,才可從事某種行業,不然的話一定失敗。)。
神轎:神明的交通工具
神轎是神明出巡所坐轎子,其上放置神像或神符,便是迎神和神明出巡遶境不可或缺的盛事。早年神轎都由轎班扛轎,近代為了便捷,會在神轎加裝輪架,或以台車、貨車載運。
神轎遶境是宗教信仰的重要慶典活動,神尊過火也是民間常見的儀式。大園區竹圍福海宮因過金火規模盛大,尤其輦轎過程騰空飛舞的飛輦轎,極具祭祀文化特色,在北臺灣地區具有指標性特色,於民國103年以「飛輦轎、過金火」獲登錄為桃園縣無形文化資產,為神轎文化增添佳話。
大溪和平老街的福仁宮左右三川門邊的神轎也具代表性,虎門邊擺設大溪同人社的百年神轎,龍門邊則是擺設大溪興安社百萬元神轎。神轎的木工精雕細鑿,古色古香,裝飾豪華,體現大溪木雕的技藝高超,以及神轎作為神明交通工具的神奇殊勝。
船隻:竹排、舢舨
臺灣四面環海,海上貿易自古以來延續不絕,然而海上航行的大船靠岸時,因為海濱水淺所以需要竹排、舢舨等小船接駁。竹棑又稱竹筏、竹排、竹棑仔、棑仔,使用數根竹子並排綁成,為先民載運、渡水的簡便工具,不論是將山上木材載運至下游加工,或是跨河的接駁,竹排都十分常見。
另一種常見的小船則是舢舨。舢舨又稱三板、杉板,常做為接駁或捕漁之用。《裨海記遊》記載:「二十三日,乘三板登岸(三板即腳船也。海舶大,不能近岸,凡欲往來, 則乘三板;至欲開行,又拽上大船載之)。」
早期閩南先民來臺,就地利用竹子或木板製造船隻使用,除了在開發之初彌補了陸路開闢的不足,同時也充分活絡了商業發展,如大溪一帶因為水運的發達而成為重要的集散中心,時至今日,竹排跟舢舨所擔負的責任已不如往年一般重要,多轉而作為觀光娛樂等用途。
閩南文化的交通文化隨著時代變化,物換星移,往往成為往日回憶,如三輪車、牛車早已是老一輩人的記憶。然而傳統的交通工具,或成為景點特色留存,或昇華為宗教科儀的一部份,仍然留存在現今的社會。這些載具滿載著往昔的美好記憶,以及信徒的虔誠供奉與期許,代代相傳,見證閩南文化的嬗遞。
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國家教育政策的推行已朝向國際化的思維,英語等主流外語的教學開始與國民基本教育結合。然而本土意識的萌芽,加以「越在地、越國際」的反思,鄉土教育亦開始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民國98年年提出,自民國99年起將2月21日訂為世界母語日,臺灣則由教育部宣布,自民國95學年度起實施「臺灣母語日」,以推廣母語教育。
閩南文化在臺灣蔚為大宗,如今卻有許多常民文化已隨生活型態改變而逐漸式微,為此,政府將鄉土教育課程列入課綱,推行閩南語認證、結合傳統節慶辦理活動,並補助相關團體或個人對鄉土教育的落實與推廣。除了政府的政令推行,各大專院校的臺語研究與教學機構也紛紛成立,而桃園民間亦不乏閩南語推廣者,畢生投入閩南文學集成以及閩南語教授,並集結社團,投身文教事業,對於閩南文化之傳承,貢獻良多。
政府教育推廣
桃園市的閩南語推廣,教育局以桃園市國民中小學本土教育推動委員會為中心推行。師資方面,推行閩語教學師資與教學工作人員培訓研習;教材部分,除了與雙北聯合以外,另自行研發補充教材;為提升閩語開課率,教育局辦理相關宣導說明會,並配合國教署政策補助開課;為獎勵師生通過閩語認證,並訂定相關獎勵措施;推動語文競賽、鄉土歌謠比賽、教育藝文展演等活動,期使本土語言教育多元化、趣味化;市內設置有閩語資源中心學校,並於文山國小等七校辦理閩語沉浸式教學。藉由系列閩南語的學習與交流活動,促進文化認同與價值理解,並進而培養學生認識、欣賞與掌握閩南文化的積極態度。
文化局多年來對閩南文化推廣亦不餘遺力,如邀請知名閩南傳統戲曲劇團下鄉演出,使梨園文化遍及市內。於民國101年世界閩南文化節閉幕式的同時,開始辦理第一屆桃園閩南文化節,結合傳統民俗節慶,如藝閣、半年節、過頭媽、辦理相關展覽及出版,推廣傳統戲曲、閩南文化學堂、閩南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及傳習等,並持續舉辦至今。
文化局更於民國107年3月15日成立閩南及民俗文化科,專責閩南文化交流、語言傳習推廣、傳統民俗工藝普查及出版、辦理閩南文化節、閩南傳統藝術推廣、扶植或輔導閩南民俗慶典、動靜態展覽等擴展閩南文化相關事務,未來除持續深耕,並將求多角化發展。
民間力量推廣
除了官方力量,民間有識之士亦自發性地組成閩南語的學會與教學單位,桃園市臺語文化學會由呂理組創會結合社區、學校,發揮傳承創新並推廣正確閩南語聽、說、讀、寫的能力;長青學苑由大園區的退休校長許金用長年致力耕耘,其於閩南童謠、歌謠的收集與傳承,對後來推廣者有推波助瀾之功;大園區的劉傳景轉益多師,成立大園鄉漢學堂,傳授閩南語鄉土文化。台灣語文學會於民國80年成立,第五屆會長洪惟仁目前定居中壢,其所做的研究《臺灣語言地圖集》將桃園乃至全國境內之語言分布畫分界定,是後續閩語研究與推廣重要依據。
土地公信仰
土地公是閩南的重要信仰,而桃園是全臺土地公廟密度最高的城市。為推廣土地公信仰文化,桃園市公所民國102年擘劃興建土地公文化館,升格後市府綜合了土地公文化信仰特色及市民展覽需求等目標,委由桃園市文化基金會營運,以「土地公文化展」、「桃園在地文化特展」以及「藝桃趣創意基地」三大主軸,兼顧地方文化保存、教育推廣和當代創意的扶植。
自民國96年開始,便由桃園市(現桃園區)主辦土地公文化節,每次轄內都動員百尊土地公神像遶境,並結合社區發展協會,加入獅陣、龍陣、北管等傳統陣頭參加。民國107年更升級為「土地公國際民俗藝術節」,由桃園市文化基金會辦理,以「百神遶境、千人行腳、萬人祈福」為主題,除邀請海內外土地公共計一百八十六尊參與,並首度邀請國外民俗技藝團體演出,民眾可以看到土地公文化遍布四海所衍生出之相關文化藝術。
語言作為傳承文化的工具,也同時承載文化的諸多面向,母語推廣,既是對傳統文化的保留,同時也是文化多元發展的基礎。除此之外,各種民間祭典、表演藝術與傳統工藝也是閩南文化的重要體現。閩南文化傳承,除政府由上而下的政策施行,將鄉土教育落實到每位國民,也依賴機關團體,乃至民間人士推波助瀾,共襄盛舉。傳統閩南文化的節慶方興未艾,除凝聚推廣的能量,並使傳統有了新的生命與出口,值得我們關注與推廣。
臺灣的閩南移民,除了帶來原鄉的文化和語言,也伴隨著許多民間戲曲、音樂。這些移民以原本的同鄉關係為中心,結合各種戲曲社團,形成新的互助團體,如以「堂」、「社」為名的北管子弟館閣便屬一例。傳統戲曲如南北管、布袋戲、歌仔戲、皮影戲、褒歌、唸歌等,在臺灣早期農業社會中扮演寓教於樂的角色,不論是婚葬喜慶等生命禮俗,抑或是神明誕辰、廟宇慶典等宗教信仰活動之中,既是必備的娛樂項目,也承載著教忠教孝等教育責任。
桃園地區開墾歷史悠久,許多傳統藝術在此生根發芽,產生歷史悠久的團體。經過逾百年的發展,除了已是常民文化饒富趣味的寄託,同時也是早期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日積月累演繹出屬於桃園的在地特色。
南管
據學者考究,南管音樂應起源於泉州,然其濫觴過於久遠難以考證,只可根據演奏形式及特徵推測可能上溯漢代的「相和」歌。在泉、廈地方,稱為「南音」,東南亞地區則稱「南樂」,臺灣則稱之為南管;它盛行於閩南語系的地區,包括泉州、廈門等地,大約在明代以後傳入臺灣,供奉的祖師爺「郎君」一說是五代的後蜀主孟昶。
南管演唱時由歌者執拍,保存漢代相和歌遺風;樂器型制亦保留唐宋舊制;樂曲名稱也沿用歷代詞牌或曲牌等。因此,不少音樂學者認為南管音樂是中國傳統音樂的「活化石」,而此活傳統的南管音樂,仍然以傳統口傳方式繼續在臺灣流傳,與中國泉廈地區的南音唱奏風格上有明顯的差異性 。
目前桃園地區並無南管的發展,然而據龍鳳社長黃宏洋所言,其社在日據時期曾延請南管樂師教學,社員也有演出,遺憾的是隨著龍鳳社一度的解散和老成凋零,現已失傳。
北管
北管是過去臺灣民間流傳廣遠的傳統音樂及戲曲,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中,深受歡迎,可以說是臺灣早期的「流行音樂」。就名稱來說,「北」除了指涉地理方位之外,也用來表示較熱鬧高亢的音樂風格。而「管」有多種解釋:管子、管樂器、樂調,在此可理解為音樂派別
或品種。它具有多重社會功能,在許多活動與空間都可聽到北管,例如宗教儀式、廟會、踩街陣頭、節慶、婚喪喜慶、各類戲曲(歌仔戲、布袋戲與傀儡戲等)的後場伴奏,以及北管館閣(或稱為曲館、子弟館)中的練習與排場清唱等休閒娛樂活動。
北管包含了音樂及戲曲兩種類型,臺灣的北管戲可分為「四平」和「亂彈」兩個劇種,因為四平戲早已失傳,所以現在提到北管戲,通常指的是「亂彈戲」。「亂彈戲」又有兩大系統:「福祿(路)」與「西皮(路)」。福祿(路)屬於老梆子腔系統的聲腔,因為比較早傳入臺灣,所以又稱「舊路」,信奉的戲神多為西秦王爺;西皮(路)屬於皮黃腔、吹撥腔的系統,又叫做「新路」信奉的戲神則為田都元帥。
成立於1900年的鈞天社屬於「福祿」派,是桃園最大的北管樂團,其社館依附桃園景福宮後殿,並供奉西秦王爺神像,每年和桃園地區的鎮撫社、同興社、同樂社、永燈社、永興社、同義軒及晉福社等社團,一起參與農曆正月十七日迎景福宮開漳聖王、三月三日中壢慶典、六月二十四日西秦王爺聖誕、七月十四日放水燈遊街、十一月二十六日水醮等活動。
布袋戲
清乾隆年間,布袋戲隨著閩南移民進入臺灣,其劇本以古書和演義小說為主。至民國成立後,則多採新著的武俠小說,重視各種武功展現。民國40年代,金光戲開始在中南部各地的野臺戲中開始發展。除了在劇情上仍延續劍俠戲時期的武俠內容外,也開始新創劇情及主角。另外,在戲劇之外的表現手法上,金光戲採用華麗的布景、金光閃閃的戲服,並以燈光或其他特效來增加武打的效果,為了更精細的操作,乃至錄影需求,戲偶尺寸也變大。
根據田野調查,桃園最早之布袋戲班為日治時期大園人許萬珍的復興社,一直到民國40年代,雲林、彰化兩地的布袋戲師大量遷居桃園,一時之間形成許多戲班,並由戲班名稱可知其師承系統為洲派或閣派。現在由於媒體的演進,以往在廟口或路邊演出的傳統野臺戲日漸式微,而多以較具表現力,且適於電視錄影的金光戲慢慢取代。桃園地區目前仍在演出的戲團有安和樂、泰興樂、世界金和樂、新和樂、五洲園、杏運五洲園、五洲桃興閣等掌中劇團。
皮影戲
臺灣的皮影戲,據呂訴上先生《臺灣電影戲劇史》中所記乃源於同治初年,由閩南人許陀、馬達、黃索等三人,由閩南傳入臺灣;另一說法,是從廣東潮州一帶傳至臺灣南部;流行於高雄縣的岡山和鳳山境內,北限於二層行溪,南限於下淡水溪一帶的鄉村中,擁有廣大的農民觀眾。皮影戲所使用的唱腔,除了在廟會酬神儀式中偶用北管外,其餘多用南部較流行的南管或潮州調。
日治後,各地皮影戲團始自立團號。但中日戰爭爆發後,皮影戲和臺灣民間其他劇種一樣,受到當局的管制不得正式演出,二戰結束,皮影戲才重回民間舞臺,進入復興鼎盛時期。除了深入廟會神誕慶典,更進駐全省各地戲院,風靡男女老少。
民國50年代中期,電視的崛起,皮影戲難敵科技媒體,演出受到威脅,全面退出戲院市場,皮影戲劇團也相繼轉業。到民國60年代,電影及歌舞秀滲入廟會,皮影戲觀眾出現嚴重的斷層,劇團亦漸萎縮,當今全國僅剩為數不多的傳統皮影戲團,默默延續傳統。桃園地區並無專業皮影劇團,然而在中小學校的推廣也偶有驚喜,成員為大溪福安國小的福安影劇團成立於民國96年,在同年桃園縣政府所主辦的「學生創意偶戲競賽」中獲得投影偶類組的第一名,接著代表桃園縣參加民國97年度在新竹市舉辦的「全國學生創意偶戲比賽」,以極具環保訴求的主題《就摘這麼一朵》獲得了投影類組優等的佳績。
歌仔戲
歌仔戲自二十世紀初發源於宜蘭,是目前臺灣民間最興盛的傳統戲曲之一,也是具代表性的傳統表演藝術。演出內容多半為忠孝節義故事,是早期農業社會重要娛樂活動之一,也是臺灣常民文化的代表。歌仔戲可分為本地歌仔、野臺歌仔戲與內臺歌仔戲。
本地歌仔屬於歌舞小戲的表演形式,又分為在廟會隨著陣頭遊行的「歌仔陣」與在廟埕廣場就地演出的「落地掃」,演出型態多屬於非營利性質的業餘表演。野臺歌仔戲依附在民間廟會慶典、以酬神祭儀為主要演出目的,是目前最主要的、也是藝人賴以生存的表演型態,演出以「做活戲」的方式,就是演出無固定的劇本,僅由講戲者或資深演員在演出前臨時決定戲齣、分派角色、講述分場內容,再由演員臨場舖演全劇,行話裡即稱為「做活戲」;相對於有固定劇本,並經過排練的「做死戲」的表演方式。內臺歌仔戲是指在室內戲院、並收取門票的職業性演出,歌仔戲完成大戲的形式之後,愈來愈受歡迎,民國14年左右,進入室內舞臺演出,開啟了內臺歌仔戲時代。
桃園的歌仔戲班最早可考的是日治時期桃園街林登波之「江雲社」與大溪郡的「大雅園」,光復後增至五班,後因大家樂盛行,到處有酬神演出,民國70年代歌仔戲班大量增加,後又因娛樂型態的改變,野臺戲日漸沒落,現在仍持續運作的有秀琴歌劇團、新添誠歌劇團、大明園歌劇團、鈺華園歌劇團、鴻明歌劇團、大方歌劇團等團。
褒歌
褒歌可用山歌、七字仔調、歌仔戲調等曲調,即興用當時的日常事物創作了褒歌的內容,它反映臺灣從日治以來至戰後的真實社會縮影,簡單的文學形式,能直接宣洩小市民對於當時社會的感受。
茶歌在桃園用閩南語傳唱通常被稱為「挽茶歌」,若由兩人對唱的則稱為「褒歌」,有些傳承人不知該如何稱呼一律稱之為「古早歌」。過去茶園盛行唸唱茶歌的原因很多,首先與工作的性質有關:採茶工作是站在茶園裡採摘茶葉,動作簡單,比較不耗費體力,相較於其他勞動工作輕鬆、簡單許多,不妨礙唸唱歌謠的進行。依據胡萬川教授所採集並出版桃園、蘆竹、龜山、大園、大溪、八德等鄉鎮的閩南歌謠叢書,以及相關文獻中所記錄傳唱褒歌之耆老,有桃園區的簡素月(已過世)、龜山區的陳謝滿(已過世)。
三十多年前,在桃園市(改制後的桃園區)文昌公園盛極一時的「公園仔相褒」,為桃園縣(民國104年升格直轄市)留下豐富精彩的地方文化歷史足跡。如今因耆老凋零與潮流變遷,名角不再登場,往昔一切只存留在民間長者的腦海中。
唸歌
唸歌是早期臺灣常見的表演形式,與臺灣的民間歌謠、歌仔戲等戲曲音調淵源頗深,分為口白的「唸」及演唱的「歌」等兩部份,演奏樂器為月琴與大廣弦琴,知名藝人如楊秀卿(榮膺文化部重要傳統藝術說唱保存者)、洪瑞珍、王玉川、方麗玉、陳美珠、陳寶貴等人。臺灣唸歌團團長葉文生,雖出身科技業,但師事洪瑞珍及楊秀卿後,致力推廣唸歌藝術,並編纂樂譜,以自身的學習經驗整理唸歌的演奏方式,開啟簡易入門的學藝之道。
桃園的閩南傳統音樂、戲曲和寺廟活動緊密相連,故而以廟口為中心的傳統文化生活圈,常見宮廟活動的北管出陣和酬神戲的演出。除此,庶民工作之餘不忘娛樂,誠如桃園的褒歌,以歌謠將工作與生活「音樂化」、「展演化」。概言之,從民俗信仰到生活日常,透過傳統戲曲、傳統音樂以及民俗歌謠,呈現桃園地區傳統藝術的溫馨與感人之處。